为什么别人拿货价比你便宜一半?

刚入行的李姐上周去广州十三行,眼睁睁看着隔壁老板娘用三句话砍下30%的进价,自己却像呆头鹅似的被档口小妹忽悠着多拿了两包滞销款。这事儿就跟菜商圈买菜一个理儿——会挑的吃肉,不会挑的啃骨头渣子。
===
黑话词典:档口小妹不会告诉你的暗语
在杭州四季青混了十年的老张透露,听懂这些行话能少交50%学费:
- "新到的爆款"=上个月没卖完的库存
- "给你穿版价"=加价20%的杀猪价
- "最后三手了"=仓库还有三百件
上个月我朋友就吃过亏,小妹说"这款广州那边都抢疯了",结局他拿回去发现同款在拼多多便宜15块。后来才知道,"抢疯了"的真实意思是"退货退疯了"。
===
拿货三件套:手机/推车/小本本的正确用法
别笑,真有新手忘带充电宝,在档口拍到第三家手机就没电的。资深买手的装备清单长这样:
- 华为折叠屏手机(拍款对比全网价钱)
- 带秤的拉杆车(防止小妹塞碎布充重量)
- 盖过章的订货单(防止被掉包成瑕疵品)
重点来了:在沙河这种批发商圈,上午九点前用现金结算能多砍5个点。这可是真金白银的省钱秘籍,比你会喊"姐姐漂亮"管用多了。
===
避坑指南:新手交过的智商税
对比两组拿货谋略的惨痛教训:
错误操作 | 交学费金额 | 正确姿势 |
---|---|---|
全拿均码 | 亏2.8万 | 根基款拿均码,设计款拿码段 |
轻信爆款预测 | 亏4.2万 | 先拿试销包再追单 |
现金全款 | 亏1.5万 | 预付30%尾款见大货 |
温州张老板的惨痛案例:去年一口气吃下300手所谓的"网红羽绒服",结局暖冬直接让他赔了辆保时捷。现在学乖了,先拿20手试水,卖爆了再加单——诚然运费多花点,总比囤货强。
===
最近发现个反常识现象:批发商圈的早市价居然比晚市贵。广州APM三点后的清货价,往往比上午便宜15%-20%。上周亲眼见个直播主专挑收摊前扫货,把标价180的连衣裙砍到55,转手直播间卖129还说是宠粉价。这操作,不服不行。
哦对了,现在有些档口搞起"环保库存"概念。其实是把去年的款换一个水洗标,当vintage风格卖。你要真信了这鬼话,还不如去尾货商圈论斤称呢。记住啊,拿货这事儿,脸皮厚才可以吃到肉,别被小妹两句"哥哥好眼光"给整迷糊了。
标题:为什么别人拿货价比你便宜一半?
地址:/gfyxxy/36837.html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上一篇:为什么别人打卡瘦了而你还在胖?
相关推荐
- “2021上半年创意营销广告盘点”146人看
- “什么是公司推广软文,有那些类型?”181人看
- “【解答】软文传播能直接带来顾客吗?”197人看
- “【知识讲解】网易信息是什么级别媒体?”243人看
- “百度秒收录的平台有那些”97人看
- 关于充电宝的软文(充电宝短文案)56人看